关于高中语文作业的设置
王力
一、语文作业的教学价值
这里所说的语文作业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作文之外,为了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所使用的书面作业,以同步的“配套练习册”为主,辅之以语文练习笔记。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语文教学行为进一步延续,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语文作业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,学生自主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。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,也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巩固,对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实践运用,因而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因此,语文作业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,提高自己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,但让学生做怎样的语文作业,语文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些深入探索。
二、语文作业的使用现状
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,大多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与教材一起配发的所谓“配套练习册”来当做学生主要的语文作业,但是这类作业或多或少受到应试思想、高考经济的影响,质量参差不齐,习题数量、类型是否适合学生,教师都很少思考,就一股脑儿地全部让学生去练习,这样做的后果是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并不“配套”。目前来看,语文作业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价值还未能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识,在语文作业的使用方面就存在好多不足:一是搞题海战术,让学生完成的作业数量、种类太多,面面俱到,学生不堪重负,难以完成,给学生造成很重的负担;二是部分习题太难,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,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;三是把整个语文学习过程高考化,高一、高二高三化,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,矮化了整个语文教学的目的。
三、语文作业设置的几个原则
1.语文作业设置要注意学生的负担
语文作业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发展,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,所以在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性质及目标的前提下,语文作业的设置就要考虑学生的负担适度,也就是说学生要做一些必要性的语文作业,但不能让学生疲于应付一些对语文学习没有实际意义的作业,因为这样的语文作业不但没有学习意义,反而败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。要使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适度,就要对有语文作业进行思考、研究、删减、整合。一是减掉重复的作业,如有些关于课文认知和理解性的作业,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练习,已经掌握,就不必要再重复进行书面作业了。二是减掉难度较大的,如有些高一的一些语文作业,编者为了让学生提前接触高考,就设置了“高考链接”部分,结果高一学生因某些方面的知识欠缺,也无应试的意识与方法,做题时摸不着头脑,让学生很受伤。三是要控制作业的总量,不能贪多求全,认为作业是越多越好,或者进行机械重复,进行题海战术,让学生陷在作业堆里,不能自拔,这样就简单地把语文学习降低为枯燥的习题练习,使语文的外延与内涵都受到挤压。
2.语文作业设置要注意基础性
任何阶段的语文学习,都有相应的学习基础,高中语文也不例外。高中语文作业也要体现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原则。笔者以为高中语文基础性作业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:一是有关的文体知识,如《赤壁赋》中的“赋”的有关知识;二是有关作者生平与课文写作背景等知识,这可能是理解文本的钥匙;三是每篇课文中新学到的字词、句式等,如文言文中就有好多词语与句式;四是有些新学到的艺术手法,如《赤壁赋》课后练习题中的“对文”的修辞手法。有关这四个方面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“陈述性的知识”,以记忆性内容为主,也属于识记性作业,但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、文化视野,如果加以灵活运用,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,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,因而像这样的语文作业也是必要的。而对于每一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新的字词句,尤其应给给予必要的关注。因为语文是“言语”学科,以实践运用为主,而对这些字词从音、形、义等方面进行掌握,熟悉这些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、释义及用法,就是进行语言、语感的积累,是进行运用的前期准备,所以语词句是每篇课文应学习的首要基础。
3.语文作业设置要注意拓展性
语文作业注意了基础性,但过于拘泥于基础,学生的学习语文视野就显得非常有限,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,所以语文学习还要有适当的拓展性作业。所谓拓展性作业,就是所设置的作业与所学内容有某种关联,使所学的知识在广度、深度有所开拓,方法得以运用、巩固的作业。如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《赤壁赋》一课的课后“研讨与练习“第3题节选了《后赤壁赋》中的一段文字,让学生仔细阅读,体会它与本文(《赤壁赋》)描绘的景色有何不同,这类题目就是属于比较好的拓展延伸性的作业。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,首先要对课文内容再熟悉,进而与作业中节选的文章内容要进行分析、比照,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课文学习效果,还可以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,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,但又不脱离具体的课文,学生也易于接受,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迁移,从而促进语文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。
4.语文作业设置要以语言运用为中心
语文的情感、审美等人文要素最终要落在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层次上,而语文也是训练学生的运用语言,熟练运用母语的能力,以实践为主的基础学科,所以学生的语文作业也应该以训练其语言运用为中心任务。例如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《荷塘月色》一课后的“研讨与联系”第2题中的第1题就能体现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意图:
“通感,指感觉的转化、迁移,如古诗‘风来花底鸟语香’,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;‘鸟抛软语丸丸落’,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。品味下面的句子,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。
微风过来,送来缕缕清香,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。
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;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,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。
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?”
通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修辞与语言形式。如果对通感能够灵活运用,不但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创新意识,使其语言运用推陈出新,提高他们的言语能力;而且借助语言运用训练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,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;另外,这种类型的语文作业也是读写结合一个有效途径与方式,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作用极大。
语文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语文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数学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数学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英语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英语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物理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物理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化学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化学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生物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生物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政治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政治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历史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历史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地理专题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地理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【语文备课大师】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: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-5/浙ICP备05067795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