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教研 名师 文言 ★ 阅读理解
  • 首页
  • 新闻
  • 名师
  • 说课
  • 实录
  • 计划
  • 总结
  • 案例
  • 阅读
  • 文言
  • 作文
  • 中考
  • 高考
  • 教参
  • 美文
  • 宝典
☆今日美文☆
您现在的位置: 语文备课大师 > 语文教学园地 > 语文案例 > 正文


并非“不事雕饰,惟见天真烂漫”的陈情


并非“不事雕饰,惟见天真烂漫”的陈情

湖南省地质中学  刘超衡

 

 清代林云铭《古文析义》对李密的《陈情表》有如是评价:“纯是一片至性语,不事雕饰,惟见天真烂漫。”似乎有道理,但拒绝皇上任命的表文真能做到不事雕饰,还能做到天真与烂漫吗?

 师:这篇《陈情表》是李密第一次向晋武帝陈情吗?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?

 生:不是。因为第二段有这么一句话:“臣具以表闻,辞不就职。”一个“具”字说明李密曾经向皇上详细地报告了一次推辞不做官的原因。

 师:非常准确,我们对李密第一次详细报告的具体内容无法知晓了,但这份谢绝任命的报告的效果怎么样?

 生:不能令晋武帝满意,反而更严重了。

 师:何以见得?文中有依据吗,如何理解?

 生:因为文中紧接着写“诏书切峻,责臣逋慢;郡县逼迫,催臣上道;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”

 生:“切峻”说明诏书的语言急切,态度很严厉了。还对逃避怠慢态度明确表示了责备。

 师:皇帝显然很不满意,像是在最后通牒。所以当李密第二次上书皇帝,陈述自己的苦衷时,心情如何,又会怎么做呢?

 生:他内心一定是惶恐不安,皇上震怒,谁不怕啊?

 生:也许这是最后的一次陈情的机会了啊,只许成功,不能失败,慎之又慎啦。写的时候肯定会深思熟虑,字斟句酌的。

 师:有道理,李密就是怀着这种忧惧的心情写作《陈情表》的,这种特殊处境决定了他必须精心构思,反复推敲之后才能下笔的。必须反思第一次陈情的不足,然后加以改进才行。我们可以从诏书的严厉措辞看出第一次陈情有哪里不足吗?

 生:“责臣逋慢”,说明第一次陈情态度不诚恳,让武帝觉得是李密似乎对之前封给他的官职看不起吧。

 师:很有可能啊。《晋书?李密传》中有一处记载,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李密的性格,进而窥知李密第一份奏表的内容。

出示PPT及译文

密有才能,常望内转。而朝廷无援,乃迁汉中太守,自以失分怀怨。

译文:李密有才能,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,可是朝廷中无后盾,于是被调到汉中升做太守,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。

 生:这更加说明李密在对待晋武帝第一次征召时表现得不够谦恭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 师:这虽是李密祖母去世之后的事,但正如李密自己所说“本图宦达,不矜名节”,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李密并非不追求功名,太子洗马不是一个重要的职位,李密估计也是瞧不起的。

 学生表示理解。

 师:那《陈情表》中他在态度方面做出哪些改进,如何字斟句酌了呢?

 生:有不惜颂誉之辞,如“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”“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”。

 生:也有深表感激之情的,如“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”“过蒙拔擢,宠命优渥”“生当陨首,死当结草”。

 师:李密还在文中用了很多贬低自己的字词,例如“猥以微贱”“亡国贱俘,至微至陋”,“本图宦达”“不矜名节”。还有一个字在《陈情表》中出现了29 次。大家找找是哪个字?

 生:臣。

 师:除了“前太守臣逵”和“后刺史臣荣”两处指朝臣外,其余的27 个“臣”都是李密自称。但这些颂誉感激自贬的表态应该不是最能打动晋武帝的,能打动武帝的表态是什么?

 生:孝情,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,祖母无臣,无以终余年。母孙二人,更相为命,是以区区不能废远。”

 生:我觉得陈述孝情似乎理由不够充足,估计第一次陈情时重点也是放在孝顺祖母上了,结果是晋武帝还是不满意。

 师:推断得有道理。也许第一次陈情过分渲染孝情,让皇上觉得怠慢轻慢他的原因。何况李密在前朝做官的时候,他的祖母也是生病的。从文中可以找到根据的。

 生:是的,“刘夙婴疾病”。

 师:“夙”就是早早地,《说文》:“婴,颈饰也。”“婴”的本意也就是上古用贝做成的项链。由此义引申为“缠绕,围绕”。李密的家庭情况武帝不可能不清楚。那最关键能打动晋武帝的又是什么呢?

 生:我觉得是这句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今年九十有六,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,报养刘之日短也。”李密给晋武帝一个承诺,正是这个承诺让武帝感到满意。

 师:说得好!李密必须陈忠情,只有这样,才能够打动皇帝。这也许是第一次陈情所没有的。看来李密第二次陈情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,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,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,不同的前提下出现。正如清代学者余诚历就曾指出:“《陈情表》通体局势浑成,步骤安详,更极尽结构之妙。读者须细玩其词旨,及其转落承接,方不辜负作者苦心,而得此文之益。”


最新大师资料

语文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语文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数学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数学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英语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英语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物理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物理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化学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化学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生物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生物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政治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政治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历史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历史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地理专题

☆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“地理”资料精品专题推荐【全套资源,最新精选,天天更新,欢迎收藏!】


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课例实录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以语文的方式解读文本——《桥之美》教学后记【徐志耀】
  •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语文图库 | 教学园地 | 美文大师 | 作文大师 | 文言译站 | 视频中心 | 主题阅读 | 名校合作 | 数学大师

    【语文备课大师】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
   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
    站长qq:380619484
    浙ICP备05067795号-5/浙ICP备05067795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