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教研 名师 文言 ★ 阅读理解
  • 首页
  • 新闻
  • 名师
  • 说课
  • 实录
  • 计划
  • 总结
  • 案例
  • 阅读
  • 文言
  • 作文
  • 中考
  • 高考
  • 教参
  • 美文
  • 宝典
☆今日美文☆
您现在的位置: 语文备课大师 > 阅读答案 > 古诗文阅读 > 正文


《晨雨》《咏滇茶》阅读练习及答案(附赏析)

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20题
晨  雨  杜甫
小雨晨光内,初来叶上闻。雾交才洒地,风折旋随云。
暂起柴荆色,轻沾鸟兽群。麝香山一半,亭午未全分。
20.这首诗紧扣一个“小”字来写雨,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。(6分)
阅读下面这首词,完成21题
咏滇茶  [清]陈维崧
秾春冶叶朱门里,弄东风红妆初试。残莺天气香棉坠,惆怅最宜著此。
见多少江南桃李,斜阳外翩翩自喜。异乡花卉伤心死,目断昆明万里。
【注释】作者是明末清初人。
21.词作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请简要分析(6分)

 

答案:

20. (6分)①首联直接用一“小”字引出全诗。小雨滴在窗外树叶上,发出微小声音。 ②颔联转写雨的动态,凸显晨雨的细腻微小。晨雨只有和着雾气变得湿重时才能落到地上。经风一吹晨雨便飘向天空,又化作云雾。③颈联写雨润物消暑的功用。一“暂”一“轻”仍然是着力刻画雨“小”。④尾联写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,还是从小上着笔。(回答4点得6分,少一点扣1分)
 
诗歌鉴赏:
这首诗摹写的是清晨微雨,与诗人其他咏雨诗“从题外著笔”不同,此诗从正面切题,字字实写小雨。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。先看首联:“小雨晨光闪”是“见”,“初来叶上闻”是“听”。从此诗内容的内在联系来看,“听”应在“见”之前,晨曦微露,诗人尚未出门,正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在窗外树叶上传声,诗人兴致勃发,出门观看,方见雨丝在晨色中泛光。这联是紧扣一个“小”字来状雨。试想,大雨滂沱的话,怎见雨丝反照晨曦?同时,首联将小雨置晨曦、树木的背景中,既切题,又具诗情画意。颔联转写雨的动态:“雾交才洒地,风折旋随云。”银丝之雨竟弱不禁风,迎风便折,随之向空,只是和着雾略为湿重,才肯飘洒大地。这仍是写雨之细,一个“折”字既显风力,更摹雨微。颈联写雨润物消暑之功。灌木丛经雨清秀,鸟兽群沐雨安闲,一切都显得恬静且生机盎然。一“暂”一“轻”仍然是着力刻画雨“小”。尾联,诗人的视觉由近而愈远,“麝香山一半,”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,还是从小雨上着笔。“亭午未全分”照应首联的“晨光”,写出了时间的推移。
这首《晨雨》的笔触由听觉到视觉,由近及远,由晨至午,总在“小”和“晨”二字上落想,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。它既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,又于毫发之处显见他对生活强烈的爱。你能希望一个生活悲观,意志消沉的人吟出如此醇美的诗句吗?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具有这样的审美情趣,才能创作出如此迷人的意境,从而拨动读者对大自然纯真之美的爱慕之弦!
21.对滇茶凄惨处境的悲叹。滇茶来自万里之外的昆明,撩人的春色更突出它境遇的凄惨。
同病相怜的悲慨。都是身在异域,故土难回。思念故园的孤独。面对异乡的烟景,只能望眼欲穿。

 
  • 上一份资料: 杜安世《卜算子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
  • 下一份资料: 苏辙《题寄子瞻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  •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语文图库 | 教学园地 | 美文大师 | 作文大师 | 文言译站 | 视频中心 | 主题阅读 | 名校合作 | 数学大师

    【语文备课大师】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   
   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
    站长qq:380619484   
    浙ICP备05067795号